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为劳倦内伤,感受不正之气,或药物毒物戕伤气血,日久未复,致脾肾亏虚,精血生化不足所致。慢性再障属于“虚劳”、“髓劳”、“血虚”范畴;急性再障属于“血证”、“髓枯”范畴。
慢性再障:病程漫长,病久必虚,虚久及肾,故补肾是该病之本。临床上辩之于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二虚施治。
急重型再障:发病急,进展快,是造血之源肾髓急性枯竭。部分病人伴有严重感染,内脏出血的症状,故治疗上需西医配合中医治疗,西医治急症,中医补元气,驱邪固本。前期以凉性中药去除热邪,控制出血发热症状,后期加入补肾中药,促使造血功能恢复。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优劣势:
劣势:见效慢,尤其是慢性再障。一般用药2-4个月血象开始上升,相对激素药物,可谓龟速。部分患者初期用药甚至出现血象不稳定。以我院再障治愈案例为例。急重性再障治愈时间多在1年左右,慢性再障更长,部分患者甚至服药3-4年才可完全治愈,可谓病去如抽丝。这与中医治疗再障原理有关,中医治疗再障以补肾为主,旨在用药恢复骨髓造血功能。故治疗显著时间较长。
优势:中药方剂治疗,方案灵活有效,治疗过程中初期、好转、治愈的分期可不断调治疗方案,策略,使用不同中草药,使病情向治愈的方向发展。初期培本补血,减少感染,一般病人一疗程治疗后体质增强,易感染和出血等方面会得到控制,输血间歇得到延长或不需应用。中期采用补肾中药,修复骨髓造血功能。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如血小板难升、粒细胞难升、铁过载等),采用不同方剂。血象恢复正常值后中药巩固。中西医结合可根治再障,且副作用极低,病人生活质量高。
中医治疗再障的具体步骤是:
调节免疫: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滋阴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进而减少造血负调控因子的产生,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
改善造血微环境。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骨髓造血细胞减少为发病机制,所以改善造血具有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温肾键脾的功效。提高患者骨髓集落刺激因子及骨髓间质细胞,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细胞的生成发育。
修复造血干细胞,可通过食用中草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提高机体细胞的活性,进而达到补益脾肾的功效。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修复造血干细胞。
- 上一篇:再障输血的必要性和副作用
- 下一篇:再障感染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