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女子喝冰箱剩鸡汤感染脑膜炎”的新闻引发的饮食话题在网络中传得沸沸扬扬,让人看了也不禁紧皱眉头、感到“危机四伏”,为血液病患者捏把汗!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一直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饮食又是最关键也是最易错的环节,如何避免血液病患者们因错而不自知的饮食招惹上细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现在就教血液病患者如何正确饮食,避开细菌重灾区!
冰箱里的“杀手”不怕冷
“上海一位李女士在喝了冰箱中存放了两天的鸡汤后,出现了头痛、脖子硬、腹泻等症状,到医院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后显示为李斯特菌阳性,最后该女子被确诊为李斯特菌脑膜炎。”
1.李斯特菌被称为“冰箱里的杀手”!
引发李女士感染的元凶正是李斯特菌,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呢?李斯特菌是一种厌氧细菌,适宜其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42℃,也有报道称它在0℃的冷藏温度中仍能保持缓慢生长 ,甚至在-20℃的情况下,也能存活一年。因此李斯特菌也被称为“冰箱里的杀手”。
2.李斯特菌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绝大多数食物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如蔬菜、肉类、海产品、奶制品、牛奶等都易滋生李斯特菌。这些细菌会通过食物的摄取进入胃肠道黏膜,再传输到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最后传送到中枢、肝脏、脾脏等,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3.冰箱里不仅仅只有李斯特菌!
当然,冰箱里不可能仅仅只有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菌、耶尔森菌等细菌也同样埋伏在其中,它们可都是许多疾病的“头号嫌疑人”。在低温条件下,有些细菌的生长可能会受到抑制,处于“休眠”状态,但只要一经解冻,这些细菌便会“复活”。
4.血液病患者食用存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时,需格外注意以下事项:
①生熟食物分开放!
生食是各种细菌、寄生虫酷爱的栖息之地,因此应避免生食与熟食放在同一层。如鱼、肉这类生食,在存放前最好先用密封袋或密封盒分装好,以防止其它食物受到污染。
②随买随吃勿囤积!
喜欢在冰箱囤积食物绝不是个好习惯,其实无论是存放在冰箱中或是常温环境中,细菌的数量都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加长而增长,因此所有食物都应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
③腐烂食物速丢弃!
”认为浪费,于是将发霉部位削除后又继续食用”的做法是要坚决制止的。若是食物发霉、变质了,应及时丢弃,腐烂的食物会产生很强的毒素,造成人们食物中毒、致病或致癌。
④洗净煮透别忘记!
从冰箱内拿出来的任何食物都应先洗干净,如水果这类可以直接吃的食物,在洗干净后可以再用凉开水冲洗一遍;如果是蔬菜、肉类,则应该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尽量避免生吃。
⑤定期清理冰箱很关键!
就如我们的房间一样,冰箱也需要定期清理,通常每隔2-3个月就需要将冰箱的内外表面及隔夹层进行彻底清洁,不吃的、过期的也应及时处理。
藏在细节里的健康隐患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血液病患者们来说,饮食上的细节则决定着康复进程。在日常饮食中,有哪些存在健康隐患的小细节需要血液病患者特别注意?
1.隔夜菜的处理
讲究节约,当天吃不完的饭菜习惯放到隔天再继续加热食用,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正影响着血液病患者的健康。
研究表明:隔夜菜非但其营养价值已被破坏,甚至还连带着许多致病危害的出现:
①如隔夜的绿叶蔬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多,亚硝酸盐是属于2A类的致癌物质,它在人体中会转变为亚硝酸胺,会增加患癌几率。
②如隔夜的肉,肉类是最易滋生细菌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已经煮熟的肉,即使再次加热,其杀死的细菌数量也远比生肉的烹饪加热要少得多。
③如隔夜的海鲜,螃蟹、鱼、虾等海鲜都富含蛋白质,若放置时间过长,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长此以往地食用则容易损害到肝脏、肾脏等脏器的功能。
④凉拌菜、卤味、鸡蛋等隔夜菜也应及时丢弃!
⑤煲好的汤必须隔夜的话,汤里应不加任何调味料且未食用过!也就是说,煮好后的汤先用勺子把当天要喝的量舀出来,剩下的待放凉后可以保存于冰箱中,再次食用时应先将汤完全煮沸,并在1-2天内尽快喝完。
2.根据生熟食物区分砧板和刀
用于生食的砧板和刀往往是布满了细菌的,即使做过了清洁,也无法保证上面的细菌能被完全去除。
建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细菌感染,建议血液病患者在厨房里配备两套刀具和砧板,以区分生食和熟食所使用的砧板和刀!
3.腌制食品,可以食用吗?
有不少血液病患者还喜欢食用腌菜,而腌菜类食物不仅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盐 ,还有大量盐等调味料,不仅增加肾脏的负担,也会诱发一些并发症的发病率(如高血压等)。
①血液病患者尽量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
②血液病患者如果非要吃腌制食品,一定记得先用水先冲洗腌菜后再烹饪,以减少腌菜的甜度、咸度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切记要少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还有不明白的吗?如果大家还有需要了解相关饮食、护理、治疗、药物咨询等问题,都可添加点击在线咨询免费一对一问诊或拨打电话。